2014年10月22日上午,院长郑玉玲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“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专题座谈会”。会上,郑院长做了“发挥中医药优势,为建设中医药强省做贡献”的发言,《河南日报》10月28日第6版进行了刊登。
文章的题目为《发挥中医药优势,为建设中医药强省做贡献》,内容如下:郭庚茂书记的讲话阐明了教育发展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,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狠抓内涵建设,强力推进校地、校校、校院、校企合作,努力提升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。
一、突出三类人才培养,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。近年来,学校积极推进中医传承人才、中医应用人才、中医药相关人才三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,取得显著成效。在此基础上,学校将加大中医基石学科建设力度,为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、人民健康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。
二、注重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,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。近三年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、二等奖两项,两项发明专利转让给制药企业,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研制等多个科研项目。下一步,学校将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和培养高层人才,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,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。
三、加强社会合作,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广泛开展校地、校校、校院和校企合作,与济源市等地方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。建立了13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,带动了近30万药农致富,与郑州大学等高校开展协同创新,与洛阳正骨医院联合开办“平乐正骨传承班”,与皖西制药等药企联合研发中药新品种。学校将进一步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、中药种植、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践,保障人民群众健康,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
四、凸显中医文化传承创新,助力文化强省建设。继学校参与摄制的《精诚大医》、《苍生大医》和《河南中医1958》三部影视片公映并受到好评,学校将建设河南中医药博物馆和河南中药植物园,打造河南乃至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,为文化强省战略提供有力支撑。河南日报:http://newpaper.dahe.cn/hnrb/html/2014-10/28/content_1167053.htm?div=-1(党委院长办公室)